实现中国梦是当代青少年的担当和重任

    在50年前著名的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发表了名为《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带领着美国黑人走向了光明。当下,中国人也提出了自己的中国梦,这也是当代青少年所应该奋斗的目标。

    那么,什么又是我们的中国梦呢? 早在100多年前,孙中山就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自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在长期的革命战争时期,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了延安并采访了毛泽东,他在那里发现了一群充满自信和乐观进取精神的革命将领和士兵。他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描述道:“我在他身上开始发现一种后来我在这样奇怪的铁一般团结的中国革命家身上一再碰到的特有的品质。有某种东西使得个人的痛苦或胜利成了大家集体的负担和愉悦,有某种力量消除了个人的差别,使他们真正忘记了自己的存在,但是却又发现存在于他们与别人共自由同患难之中。”斯诺所说的“某种东西”、“某种力量”就是中国梦的力量。总结我们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邓小平同志指出,过去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作为一个拥有着5000年文化积淀的文明古国,我们的梦想比其他国家更加的具有吸引力。

    中国梦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不懈奋斗、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它要求每个人的共同奋斗,我们相信,坚持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必将渐行渐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当然,强调走好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并不排斥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取得的优秀成果。中华文化历来有海纳百川、熔铸百家的气魄。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兼容并包,为我所用,是一个实现梦想的时代所具有的视野与胸怀。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说,实现中国梦,并不是只是要声呐喊的口号,更是我们践行的准则。

    我们的中国梦首先应该是成才之梦。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其实是我们自小就有的理想和目标。有了这个理想和追求,青年才可能真正地建立起与中国梦的对接。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从价值维度来看,就是在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更好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青年要有责任意识,要勇于担当,自觉地把个人成才和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还要注重多元复合的知识积累,将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要将基础知识的广博与专业知识的精深结合起来,不仅掌握本学科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兼修其他学科的知识,并且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体系;要自觉接受系统严格的实践训练,注重将实践经验积累与理论升华结合起来,让青春和生命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闪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勇于面对磨砺,让知识通过磨砺的作用,外化为卓越的事业和成就,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在人生奋斗的历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来说,中国梦更是报国之梦。历史告诉我们,广大青年的命运时刻都同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要自觉树立和坚持崇高的理想信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在报效国家的过程中成就事业。我们应无愧于我们曾在少先队队旗、共青团团旗下立下的誓言,我们更应该立志在党旗下,为中国梦发挥出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分光和热.

   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中国梦也是创新之梦。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创新精神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在对青年学生的教育进程中逐步培育。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迎接世界科技革命的严峻挑战,需要大批具有开拓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广大青年在学习成长中,不仅要重视培养创造性思维,而且要特别关注创造性人格的养成,不仅要有推陈出新、和而不同的智慧与才能,也要着力培养敢于创新、善于成事、勇于面对困难和失败的进取精神、坚韧精神和探索精神。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中国梦就是青年渴望的强国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想抱负,“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一直是对于青年学生来说,中国梦还是世界之梦。民族复兴不是简单的大国崛起,它是民族文化与世界文明的高度结合。这要求广大青年要放眼世界,着力在急剧变化的国际竞争中培养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广泛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沟通协调和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将自己打造成适应全球变化的应变型和自强型人才。

    中国梦是长久文化的沉淀,中国梦更是一副永不褪色的旗帜。在当代,我们青少年更应该用自己的努力、激情、青春去实现我们的梦,中国梦!!!